二、多項選擇題(在每小題的五個備選答案中,選出二至五個正確答案,并將其序號填在題干的括號內,多選、少選或錯選均不得分。每小題1分,共10分)
1、中國近代系統(tǒng)完備的學制產生的標志是( )。
A、廢科舉、興學校
B、《欽定學堂章程》頒布
C、《奏定學堂章程》頒布
D、壬戌學制頒布
E、六三三制的實行
[答案]ABC
[解析]D、E是在近代學制產生以后才出現的。
2、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的發(fā)展經歷的過程有( )。
A、前制度化教育
B、制度化教育
C、義務教育
D、普及教育
E、非制度化教育
[答案]ABE
[解析]見大綱對學校教育制度在形式上發(fā)展的介紹。
3、我國建國以后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(fā)展著重開展的工作有( )。
A、普及小學教育
B、學制改革試驗
C、教學改革試驗
D、課程改革試驗
E、教育體制改革試驗
[答案]ABC
[解析]建國以后小學教育的改革與發(fā)展著重開展的工作有:普及小學教育、學制改革試驗和教學改革試驗。
4、教學口語應具備的特點有( )。
A、科學性
B、藝術性
C、思想性
D、啟發(fā)性
E、嚴肅性
[答案]ABCD
[解析]教學口語應具備的特點不包括嚴肅性。
5、我國對中小學生身份的法律定位有三個層次,即( )。
A、是國家公民
B、是已成年公民
C、是未成年公民
D、是有行為能力的公民
E、是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
[答案]ACE
[解析]學生首先是國家的合法公民,其次他們還未達到法定的成人年齡,所以是未成年公民,再次他們的主要任務是學習,是接受教育。因此,中小學生是國家法律認可的各級各類中等或初等學?;蚪逃龣C構中接受教育的未成年公民。
6、課程的編制應考慮學科體系的完整性和知識結構的內在邏輯性,以保證學校課程的( )。
A、明確性
B、時限性
C、科學性
D、具體性
E、系統(tǒng)性
[答案]CE
[解析]課程內容反映的是各門學科中那些具有高度科學價值的基本概念。因此,課程編制必須保證科學性與系統(tǒng)性。
7、學生學習的主要內容是間接經驗,間接經驗與直接經驗相結合反映了教學中( )的關系。
A、傳授科學文化知識與豐富學生感性知識
B、理論與實踐
C、知識與能力
D、知與行
E、掌握知識與提示思想
[答案]ABD
[解析]科學文化知識的學習離不開感性經驗的支持,理論不能失去實踐基礎,知識的學習必須以實踐活動為前提。
8、班主任了解學生的方法一般有四種,即( )。
A、觀察法
B、家訪
C、談話法
D、書面材料和學生作品分析法
E、調查訪問
[答案]ACDE
[解析]家訪屬于調查訪問的一種形式。
9、自我教育能力的構成因素包括( )。
A、自我認識
B、自我評價
C、自我激勵
D、自我調控
E、自我管理
[答案]BCD
[解析]自我教育能力的三個主要構成因素就是自我評價、自我激勵和自我調控。
10、我國目前中小學教學中常用的教學原則有( )。
A、直觀性原則
B、啟發(fā)性原則
C、鞏固性原則
D、循序漸進原則
E、因材施教原則
[答案]ABCDE
[解析]這些原則都是我國中小學常用的一些教學原則。
(責任編輯:)